童年_1500字

时间:2021-01-10 12:05:23 | 作者:小学一年级作文

  在记忆的浅湾里,童年,似乎总与那偌大的灶台有着说不清、道不明的关系,大大的灶身埋藏了小小的回忆。

  小时候,父母长期在外拼搏,归家的日子,少之又少。年幼的我便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。透过小小的眼光,看到的是一片典型的婉约江南水乡范儿。虽没有桨声欸乃的乌篷船影,却也有迂回缠绕的小桥流水;虽没有淡雅朴素的黛瓦青墙,却也有清丽脱俗的栀子花香。最让人念念不忘的,却依旧是那渺渺的一席之地——灶台。童年,外婆家是我的一大半回忆,而这一大半的回忆中却又承载着一大半那个不起眼的灶台。

  江南的屋子,家家户户都藏着一个灶台。民以食为天。晨兴理荒秽,男人们外出耕地劳作,女人们便日复一日、无怨无悔的守着这一席诉不尽是温暖还是悲凉的渺渺之地。日斜西山,乌鹊归巢,远远地便可望见自家那烟囱中升起的缕缕炊烟。勤劳的女人们早早的准备好了晚餐,男人们望着这白烟,便也明白了家中的那一份守候,那一份盼头……带月荷锄归,放下锄头,收好水壶,带着一天的疲惫,悠然归家。明月别枝惊鹊,鸟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,屋内一家人其乐融融得围坐八仙桌前,在稻花香和饭菜香里诉尽丰年;清风半夜鸣蝉,只听得屋外蛙鸣阵阵,院内嬉笑声声。与家人享受那份短暂的温存后,女人们忙碌的身影便又定格在了那小小的闲凉之地。

  外婆家的灶台,称不上特别美丽,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儿。与众多普通的灶台一样——两口大锅是主角儿,两只厚重的木锅盖似乎一位深沉的老人,在诉说着一个久远的故事。灶身是用石灰粉刷过的,雪白的灶身未免显得过于朴素,练得一手好字的外公便挥笔题下“家和万事兴”五个刚劲大字。的确,这就是劳动人民对家的眷恋,对家的牵挂啊。一根笔直的烟囱直通灶膛,灶膛里,跳动的火舌与噼里啪啦的火花声似乎在等待、在迎接未归家的人儿,诉说着对他们的无尽思念。缕缕炊烟袅袅升起,呼唤着远方的人儿回家吧,回家。灶台的一侧,总是会留下小小的一个凹槽,里面摆放的是灶神像,古铜色的香炉还隐隐闪着亮光,虔诚地被供在灶王的面前。外婆是信佛的人,每天总是会点燃一炷香,微闭双眼,双手合十,祈祷着来年的风调雨顺,祈祷着家里人们的幸福安康。此时,道不清是弥漫在身边的是香烟还是炊烟,却总能感受到一股暖意,在身边游荡,游荡……

  回首过去,我身体总是不太好,对“吃”也有特别的讲究。一不小心就会吃坏了肚子,外婆也总是在灶台边忙碌许久,为我准备许多各色各样的食物。从那时起,灶台便也成为了我心中一个神奇的地方。我很天真的将外婆看作是一个有着魔法的神奇女巫,而灶台就是她施展魔法的地方,她会变出许多好吃的东西。我也会时时缠着她,求着嚷着要吃好吃的。外婆总是摸着我的头——“好,我的小东西……”直到多年以后,我才了然,原来那时的我为外婆带去了多少麻烦,为她增添了多少负担……她每天劳作外的闲暇之余就是为我准备食物,还要为正在长身体的我搭配各式各样的菜肴。我曾问过她“外婆,你那时候累吗?”外婆又像儿时那样,摸着我的头,笑着,骂我傻孩子,转身便又走向了那待了大半辈子的灶台。不知怎的,香烟似乎又在身边飘荡,鼻头一酸,泪却始终没有下来……

  如今啊,记忆的浅湾已经渐渐消失,原先的家家户户都盖起了高楼,灶台也早已随着一步步进入青春期的我忽的消失了。搬家后的几年,父母带着我游玩了乌镇。在那里,又邂逅了伴随我童年的灶台。相逢如初见,回首是一生。我很欣喜,再次遇见它,然而却早已没了当年的感觉……我明白了,当年的袅袅炊烟,当年的丝丝香烟,早已与我的童年一同逝去,再不复。

  童年的灶台啊,承载着满满的回忆,我何时才能再见到当初的你?

    高一:潘晓莹

写作网专稿 优秀作文

  • 上一页1 2 下一页